通过主力试盘判断走势
在上升阶段,长上影线一出,不论其实体是阳线还是阴线或者是十字星,接下来这长上影线都会具有向上的牵引力。快则短期很快冲破上影线高点,慢则震荡消化一段时间再冲破之。
如果从主力资金的操盘思路重新理解长上影线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一旦主力的建仓阶段完毕,接下来就是为上攻做准备。其中向上试盘就是一种制造长上影线的操盘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测试上攻重要阻力位时的抛压是否沉重,以及跟风盘是否积极。
而主力资金冲高后采取暂时休息旁观的手法令股价回落,是为了动摇犹豫的获利筹码。因此,这种向上试盘带来的长上影线就是为以后进一步拉升做准备的。
除了向上试盘之外,主力资金实质性的上攻也是造成上升阶段出现长上影线的主要原因。在拉升阶段主力资金要做的就是点燃市场激情的“第一把火”,当跟风盘在股价抬高后追进时,他们的持有成本就较高,所以期望的目标价位也相对于低成本的获利筹码更高。跟风者有胆大勇敢和胆小犹豫两种。当股价一再创新高的时候,持币观望的潜在跟风盘都希望能够在较低的价格时乘上这一趟车,而主力资金为了进一步抬高场内筹码的持股成本,也不会一路高歌猛进,丝毫不做调整,因此冲高后的回落间隙其实就是主力留给跟风盘的空间。
当然,如果主力资金实力特别雄厚,其投资标的的题材又正好符合市场热点,采取逼空式的上涨迅速脱离成本区也是他们可能选择的操盘手法,但这毕竟是少数黑马股的罕有表现。如果我们不能提前介入享受这一盛宴,那么静下心来好好观赏也不失为一个回避风险的好办法。
在主力资金进行拉升阶段,一旦出现长上影线的 K 线,什么状态下意味着是“短”的发起攻击时机,什么状态下意味着是“长”的发起攻击时机呢?要掌握好这两个时机,抓住以下两大环节是关键,同时它们对操盘具有极大的实战价值。
我们都知道,股价的波动更多的是依靠“势”推动的,为何大的上升通道中股价整体就是震荡攀升的状态?这是因为大的上升通道带来的“势”就是上涨,所以股价的波动更多地呈现震荡攀升的状态。
大趋势一旦形成,波动更多的是跟随大趋势而行。所以,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也就是其势头,超短期的大趋势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很关键。
我们很清楚,出现长上影线之前无非是攻击形态或者是整理形态。攻击形态意味着势头强劲,这十分有利于长上影K线短期内再次发起攻击。从主力资金进行拉升的角度看,在长上影线之前能够出现持续攻击形态,说明主力前期建仓洗盘的工作效果和市场跟风盘对个股的认可度都比较理想,才能形成多方占据主动的局面。
即使随后出现稍微的冲高回落,很可能是盘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洗盘,主力资金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罢了。当然,如果在一波极其凌厉的逼空行情后再出现长上影线,则需要警惕多方能量集中宣泄后的阶段性休整。所以,在持续上攻过程中出现长上影 K 线时,多说明短期内该品种完全有望再发起一波更凶悍的攻击。道理很简单,就是其“势”已经形成,能量较为充足。
相反,如果在长上影 K 线前是整理形态(包括弱势攻击形态),那么,一旦出现长上影线,就要小心短期内市场出现延续整理的可能。因为从主力资金操盘的角度看,整理形态期间出现的长上影线很有可能是向上试盘的表现,说明在多方上攻时仍受到较大抛压,需要一定时间的震荡洗盘。
总之,如果上影线之前的势头并不凶悍,能量并不是非常充足,虽然有向上的欲望,但可能需要进一步积蓄能量才能继续向上拓展空间。此时,我们可以密切关注其动向,但不必过于着急介入,一旦发现有向上强势攻击并有突破长上影线最高点的态势,再采取跟进策略也不迟。
如果说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是外在的重要因素,那么长上影K线本身就是内在的重要因素。
长上影K线存在五种情况。第一,带长上影的小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但被空方反扑收获有限,最终仅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第二,带长上影的中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虽然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但多方整体依然凭借一定优势获得最后胜利。
第三,带长上影的小阴线,多方试探性上攻,但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多方无功而返,最终空方反而以微弱优势取得了最后胜利;第四,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多方试探性上攻,但被空方猛烈反扑,多方最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节节败退,最终空方以占据明显或绝对优势取得胜利;第五,带长上影的十字星,虽然多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但多方在这一过程中上探的空间较大。
如果这五种情况按照包含多头能量的强弱来排列,则依次为:带长上影的中阳线、带长上影的小阳线、带长上影的十字星、带长上影的小阴线、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
当然,这里包含的多头能量仅仅是指这一条带长上影的 K 线,虽然只是那么一条,但其蕴含的多头能量大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短期多头的战斗欲望。道理很简单,主力资金在拉升股价期间的攻击动作就好像打仗一样,进攻过后,最终胜利与否或者胜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士兵短期的士气,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这一条带长上影的K线能量达到带长上影的中阳线水平,短期而言,一般会更容易再次发起一波攻击,毕竟这也是乘胜追击的策略。因此,在实际操盘过程中,当出现这种能量较为充足的K线时,对短期持续进攻是有利的。当然,如果是单日反转就另当别论,但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情况是有利于短期持续进攻的。
相反,如果这条带长上影的K线能量属于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那么很显然,就此单日而言,进攻无疑是彻底失败的,军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主力采取上攻动作的时机不够恰当,如碰上大盘暴跌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出现进攻的夭折。除非采取刻意的诱敌深入策略,否则接下来必然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士气很难再次迅速提升,发起短期进攻。所以,当单日能量越弱甚至逆转越厉害时,往往意味着中期才能再次发起攻击,接下来更多的可能是处于震荡整理、消化并积蓄能量的过程中。
上面两大环节是判断长上影线的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的关键,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两大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抗衡的,只有两大环节的方向较为一致的时候,短期机会的概率才会较大,否则更多的可能是中期机会。
总的来说,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攻击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大逆转,即比较大负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短期机会。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整理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充足,即比较大的正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中期机会。
带长下影线在上升阶段中的意义。带长下影线具有向下的牵引力,这点毫无疑问,但这力量究竟有多大,就要具体结合其实体状况,看是阳线、阴线还是十字星。而这具体的影响能有几何?是短期震荡还是需要震荡消化一段时间呢?怎么去把握?要注意什么?
第一,带长下影线一旦出现,短期进入震荡整理的概率大。在上升阶段中,虽然大的方向是向上,但带长下影线的 K 线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多方开始犹豫,空方开始攻击,市场阶段性至少会进入一个短期震荡整理的过程。道理不复杂,主力资金既然选择了在上升途中形成长下影线,就意味着其使用向下试盘的方式进行洗盘吸筹的可能性较大,动用空方能量后是需要再次积聚上攻能量的,立刻上攻不是不可能,只不过慢慢恢复人气是较为稳妥的。
第二,密切留意长下影线最低点的支撑力度。带长下影线的K线一旦出现,震荡整理格局展开后,我们要密切留意长下影线的最低点,看其是否能够支撑住。如果能够很好地支撑住,那么它随后将很快恢复元气,继续向上。如果支撑不住,那就将难免延长震荡整理的时间。不管是否能够支撑住,有一点是必须清楚的,那就是别急着去把握低点,不妨多看看,耐心等待其真正恢复元气,等其有再次向上欲望之时再跟进也不迟。毕竟,带长下影线短期更多的是震荡风险,需要加以防范。
第三,观察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一旦进入长下影线带来的震荡整理状态,除了关注K线本身之外,成交量也是一个关注指标。成交量的多少能够反映出市场多空双方博弈的激烈程度,当长下影线对应的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的时候,这是个积极信号,说明承接盘比较积极,往往能起到大大缩短震荡整理时间的效果。因此,一旦发现成交量明显放大,不妨留意接下来的实际动作,如果市场出现较为积极的动作,则不妨跟随之。
但是,切记,别太急,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刚摔下来要再次站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成交量放大很明显,也不可太急。毕竟长下影线的出现就是军心动摇的具体表现,成交量放大只能说明多方有机会快速结束震荡整理状态而已,并不意味着马上会结束。
总的来说,在上升阶段中,长下影线的出现,意味着短期进入震荡整理的概率很大,此时要关注长下影线的最低点的支撑力度与成交量的对比状况,这些都与其接下来能否很快再次进入上升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于实体本身是阳线、阴线还是十字星,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对此,反倒可以采取忽略的态度。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