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却一分不愿赔,判决大快人心

sansa2025 sansa2025 2025-08-07 企业 阅读: 30
摘要: 江苏南京,男子为帮助朋友完成储蓄任务,使用家人的3个身份证,委托朋友将135万存入银行,10年来本息涨至243万,可取现时却发现存折是假的,钱早已被行长挪用,银行却拒绝赔偿:当事人委托存款,又没经常查询,具有重大过错!(案例来源:新闻报道,人物均为化名)李先生是南京人,家庭条件优渥,有房有车有存款,和政商界人士交往频繁,与当地一家国有银行的行长更是相交莫逆。2008年,一次饭局过程中,时任支行行长
江苏南京,男子为帮助朋友完成储蓄任务,使用家人的3个身份证,委托朋友将135万存入银行,10年来本息涨至243万,可取现时却发现存折是假的,钱早已被行长挪用,银行却拒绝赔偿:当事人委托存款,又没经常查询,具有重大过错!(案例来源:新闻报道,人物均为化名)李先生是南京人,家庭条件优渥,有房有车有存款,和政商界人士交往频繁,与当地一家国有银行的行长更是相交莫逆。2008年,一次饭局过程中,时任支行行长的时宁,向李先生提出帮忙的请求,时宁表示自己压力山大,每年的揽储任务很重。李先生为人仗义,一听朋友有难,立即决定施以援手,满口答应帮忙,为帮助时宁完成储蓄任务,李先生一家分别使用3个身份证,在其银行存入135万元1年定期。当然,这个忙也不是白帮,该有的利息一分不少,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李先生委托时宁全权办理储蓄业务。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为帮时宁完成储蓄任务,李先生会将135万元储蓄款连同当年利息,于每年到期时再一并存入银行。到2018年12月,3本存折余额共计243万多元,此时正好李先生家里急需用钱,于是便拿着存折去取现,结果发现钱取不出来。自己135万真金白银存入银行,10年过去却无法取出,李先生十分愤怒,可银行工作却直言,3本存折信息都是假的!怎么会这样?存折是真的,上面也有银行盖章,为何信息突然变成假的?李先生第一时间找时宁核实情况,可时宁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下李先生慌了,决定报警求助。经过调查,事情很快水落石出,除了10年前第一笔存款信息是真实的,存折上的其他存取记录都是伪造的。时宁在工作期间,制作假的存折交易流水,先后多次挪用客户陈某存款共计2430109元,如此大的金额,显然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72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3-7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挪用资金罪数额较大是指10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400万以上,时宁属于数额较大,故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并责令其退赔银行2430109元。可虽然刑事判决已经结束,李先生一家的钱还是要不回来,于是李先生一家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返还存款本息共计243万。李先生认为,自己将钱存入银行,和银行间构成储蓄关系,银行有义务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未履行义务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银行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李先生一家在此事中存在重大过错,银行无需赔偿,并提出2点理由:1.李先生委托他人存款;2.存款过后没有经常查询。那么,法院会如何判决?首先,李先生和银行构成储蓄关系。近几年钱存入银行不翼而飞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工作人员在其中捣鬼,有的判决储户获胜,有的判决银行获胜,其中一个裁判的核心点,就是有无构成储蓄关系。在有的案例中,储户将钱交给信任的银行人员,但从始至终,钱从未进过银行账户,这种情况下,储户没有尽到审慎义务,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但本案明显不同,2008年,李先生的第一笔存款135万已经进入银行资金体系,并且银行出具了具有效力的存单,双方构成储蓄合同关系。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有义务对储户的资金安全负责,否则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其次,从民事角度看,行长时宁构成职务侵权。时宁是在担任支行行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并造成李先生资金损失,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191条,银行需要承担无过错替代责任,不过再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故意侵害财产的时宁追偿。最后,李先生是否需要担责,关键在有无过错。民法典第1173条规定了过失相抵原则,即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根据此规定可得知,如果认定李先生有过错,银行方可以少承担甚至不承担责任。那么,委托他人存款和不经常查询,是否属于法律上的过错?法律上的过错主要有2种,一是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从日常经验或者一个普通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有义务却未履行。现有证据显示,银行认为李先生有2点过错:第一,关于委托别人办理。既然银行当初可以开具出合法的存单,说明这种办理方式,银行已经认可。第二,关于定期查询存款。法律并没有规定储户有这个义务,根据一般人的社会经验,储户也没有义务查询存款。综上,李先生在这两点上并不存在过错,如果银行没有证据证明李先生和时宁串通挪用资金,很难认定李先生存在过错。据此,一审法院判决,银行应返还储户存款,银行因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22年5月13日,中院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2023年3月16日,李先生向记者表示,银行认为他应该承担责任,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对此,你怎么看?
储户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却一分不愿赔,判决大快人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储户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却一分不愿赔,判决大快人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相关
“243万存款被原行长挪用,银行拒赔”之后的冷幽默!

“243万存款被原行长挪用,银行拒赔”之后的冷幽默!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35
3月20日,据媒体报道,“243万存款被原行长挪用银行拒赔”事件当事人发视频回应,自称快80岁了,老伴已经去世,还捆了一身外债,希望银行可以把钱尽快还给他们。据悉,南京市民李某为帮在邮储银行(邮局)担任“支局局长”的朋友时某完成存款任务,先后将243万交给时某代存,时某把这笔钱私吞,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存款证明并加盖了“南京江宁岔路口邮政储蓄”的印章后交给李某。时某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并退赔银行资金。但...
《三体》领衔中国IP扬帆出海:优质国产剧与海外观众双向奔赴

《三体》领衔中国IP扬帆出海:优质国产剧与海外观众双向奔赴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91
记者 张向阳3月21日,奈飞版《三体》全球上线,开讲“中国故事”。近年,一批优秀中国影视作品登上全球舞台,收获超高口碑,改编中国IP形成了一股新的文化“出海热潮”。此外,微短剧如今成为“流量新贵”,并一举火到海外,成为海外观众的“新宠”。“宇宙浪漫”走向世界奈飞版《三体》此次播出范围覆盖全球超190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中国科幻IP也迎来迄今为止最大的观众群。这一版《三体》由《权力的游戏》制作人班底领...
【节目预告】高考百天复习备考指导

【节目预告】高考百天复习备考指导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84
2月23日(周五)高考百天备考复习备考指导直播嘉宾北京高考语文研究与辅导专家王丹宁、英语名师 李滑2月24日(周六)诗词和文学作品里的元宵节直播嘉宾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副校长、语文教师 叶春芳 等2月25日(周日)“百年名校正青春 共绘教育同心圆”系列访谈报道-贯通培养在塞外开花结果直播嘉宾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 李升华等2月26日(周一)“十年花开 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特别节目直播嘉宾...
交通罚款青岛创下全国第一

交通罚款青岛创下全国第一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80
2021年交通罚款额是43.77亿,创下全国第一的纪录,让我们不得不问这是耻辱还是政绩。按照人口与罚款成正比的惯性思维,应该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庆最容易拿到这个"殊荣",但事实上并没有青岛这个城市。这是一份宏观数据,却直接反映了青岛在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上的问题。特别是在近几年,青岛的经济下滑和人才流失严重,更需要反思。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深圳的开放、...
价格腰斩!有人一箱一箱往家搬,紧急提醒:已有多人中招

价格腰斩!有人一箱一箱往家搬,紧急提醒:已有多人中招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80
近期,随着海运车厘子大量到货,不少市场的车厘子价格大幅下调。相比车厘子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可以说是“拦腰斩”。福建厦门某水果批发市场批发商:刚开始一件(十斤)是1000多元 ,现在打三折多了。随着车厘子的降价最近有浙江网友发帖称车厘子买多了,家里人不太吃怕坏了所以自己一下子吃了两斤结果又吐又拉该网友表示一吃就停不下来结果吃过量导致上吐下泻她说以后不敢吃了要不是今年便宜自己也不会吃那么多由于市价一降再...
关晓彤参与综艺节目,被沈腾和节目组吓哭,网友吐槽不断!

关晓彤参与综艺节目,被沈腾和节目组吓哭,网友吐槽不断!

作者: sansa2025 时间:2025-08-07 阅读: 88
文/桔彤娱乐圈艺人而言,一年到头来也是忙的不亦乐乎,尤其是那些人气高涨的艺人而言更是如此,他们事业安排得紧锣密鼓,包括参与影视剧演出,综艺节目,还有品牌发布会,以及各类颁奖仪式。艺人中,尤其那些比较勤奋的更是如此,他们主要忙于影视剧的拍摄,毕竟这些影视剧中体现了艺人独一无二的魅力,不少90后和00后艺人成了中坚力量,他们的事业取得的了巨大进步,还积极参与综艺节目的拍摄中来。在这些综艺节目中呢,有的...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