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股票

盒马质变得背后是怎样的逻辑?

盒马为求“互联网速度”大举烧钱推出了很多概念与跨界组合创新,这些确实给超市行业带来了新意,但组合创新的东西太多于外界的感观也会显得有些“浮躁”。

【友财网讯】-自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公开声称要提升盒马线下门店销售占比,强化商品,回归零售本质以来,盒马的超市卖场是越做越好了,并得到许多市场人士称赞。

盒马质变得背后是怎样的逻辑?

生鲜传奇创始人王卫最近在朋友圈公开“拔高”盒马,其称:“盒马的自有品牌进化真的很好,完全可以和国际一流超市比肩。深刻感觉盒马正在质变,行业应该向盒马学习。”

吉麦隆董事长周新良也对盒马的自有品牌商品表示了赞叹:“非常有震撼力,商品具有设计感。”

看起来,通过自有品牌这一“媒介”,盒马的差异化做得越来越好了,商品越做越好了。

一般来讲,要做好商品必须要能沉得下来,要能甘于“寂寞”。因此,盒马的商品进步也可能体现出了盒马当下经营风格与理念的一些变化。

之前,盒马为求“互联网速度”大举烧钱推出了很多概念与跨界组合创新,这些确实给超市行业带来了新意,但组合创新的东西太多于外界的感观也会显得有些“浮躁”。

对于这段经历,侯毅本人曾在私下对一些零售企业家承认,盒马之前确实是把整个实体超市行业带偏了。

现在,盒马自有品牌商品能力的快速进步,则展现出了另一个盒马,它开始沉下来了。

王卫对盒马的推崇,让《商业观察家》觉得好奇,因为王卫之前曾对盒马有过很多“吐槽”。王卫本人则是超市行业学习能力很强的企业家,经常有许多新的独到见解。

所以,《商业观察家》也随即采访王卫,想了解他看到的盒马质变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具体体现。

盒马的新店更加紧凑,品类的面积分配更加合理,陈列的形式更加适合线下超市,有一段时间,盒马的线下陈列退步很大,陈列更像为线上服务的。

盒马的商品更加趋于名品特色商品,可见其全国采购的优势正在体现。特别是很多跨区域特色商品销售是其他超市没有实现的。

自有品牌包装全面升级,已经具备独特的设计风格,不是对大品牌的模仿。新包装设计感更强,用材更好,系列开发,系列呈现。在货架上非常容易凸显出来。

盒马自有品牌不是简单的对厂牌属性进行模仿,而是自己提炼了卖点,展示了新的商品属性。

全品类开发,已经蔚然成风。

自有品牌的展示意志和信心增强。端头基本都是自有品牌陈列,还有大量的特展柜台,体现了盒马对自有品牌的重视和自信。

趋势性产品率先开发,勇于推广,比如鲜啤。

门店特色板块越来越强,盒马不是一个强管理型门店,是一个商品型门店,有自己的商品主张,这已经领先传统超市很多。

看到盒马自有品牌商品的进步,《商业观察家》也在想,是什么在支撑盒马的商品进步。

盒马的中高端超市品牌已经建立,“改善生活去盒马”则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消费心智。

这对于盒马做名品特色商品,及自有品牌的教育比较关键。加上规模效应之下,盒马会有更好的市场议价能力,比如全国采购议价能力,厂家的选择及标准输出能力等,盒马做自有品牌商品是有品牌基础支撑的。

而传统超市很多只是作为一个商业地产商来经营,消费者去这家超市购物,只是因为刚好你就在我家附近,换一家其他品牌的超市,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所谓。传统超市没有系统地去打造超市品牌,这与盒马有很大不同,盒马从成立之初,就是基于一个超市整体品牌概念在运营。

而在打造自有品牌方面,盒马也有优势,它有多场景优势,盒马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

单纯线上电商平台在打造自有品牌方面其实不占优势,因为营销方式单一,消费端推介教育能力单薄,发展时间短供应链能力也相对薄弱。纯电商平台当下更适合做成熟爆品走量,而非打造品牌。

有线下门店网络及消费场景基础的盒马则可以通过门店现场商品编辑、陈列、试吃来打开顾客对自有品牌、预制菜等商品的接受度。通过“所见即所得”的现场感提炼打造品牌。

加上线下有利润,线上没有利润,盒马可以通过强化线下业务更好整合上游供应链以匠心开发新品,同时,线下渠道对于新品的销售依然是有价值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Powered By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