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动力学理论
缠论的动力学理论可以理解为分析市场中多空力量变化的“能量系统”,它通过观察价格走势的力度强弱变化,判断买卖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
想象一根被拉长的弹簧,当拉伸力度逐渐减弱(背驰),弹簧最终会反弹。同理,当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力度(速度、斜率、成交量等)逐渐减弱,趋势就可能反转。背驰就像是百米赛跑,前50米加速明显,后50米越跑越慢,最终可能停下或跌倒。缠论通过对比相邻两段上涨/下跌的力度,如MACD红绿柱面积以及黄白线位置),判断是否出现“力量衰竭”。

中枢类似“拔河比赛中的僵持阶段”,多空双方在此消耗能量,最终一方力量耗尽时,价格会突破中枢形成新趋势。
动力强弱分类(从强到弱)
1. 最强动力:V型反转
价格直线拉升或下跌,中间没有中枢(震荡),类似火箭发射,说明一方力量绝对碾压。
2. 次强动力:没有一买,直接二买
比如股价短暂回调后立即爆发,跳过传统“第一买点”,类似汽车急刹后马上加速,说明多方蓄力充分。
3. 普通动力:中枢震荡后突破
常见的中枢结构(如箱体震荡),突破时若力度强(如放量长阳),则趋势延续;若力度弱(缩量小阳),可能假突破。
实操中的关键工具
1. MACD辅助判断:
通过红绿柱高度和面积对比力度,例如上涨中红柱逐渐缩短,暗示上涨动力不足。
2. 均线角度与斜率:
均线陡峭上行代表动力强,平缓则可能进入盘整。例如45度角上涨的股票比10度角的更有爆发力。
3. 成交量验证:
价格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说明多头占优;反之则可能诱多陷阱。
一般来说
动力学就像“市场的脉搏”:
上涨时“脉搏强劲”(角度陡、放量),趋势延续; 当“脉搏虚弱”(角度变平、缩量),可能反转。
上一篇:重温波浪理论世间万物皆有规律
下一篇:缠论系统化精确化完备化总结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